手机网站
官方微信
网站导航
在线检索
网站首页
公司概况
公司简介
管理层介绍
组织架构
党建文化
党的建设
员工风采
机场建设
建设动态
信息公开
空港新区
规划设计
招商引资
美丽晋城
人文晋城
低空旅游
关于民航
国家规划
民航动态
政策法规
民航知识
在线平台
网站导航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文化晋城
> 非遗文化
上党八音会
时间: 2019/12/2 来源:晋城在线
字号:
大
中
小
点击量:3460
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音乐类
上党八音会街头游行
上党八音会擂台赛表演现场
在山西省东南部晋城市六县(市区)广为流传。八音,即我国古代民族乐器的统称,指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八音会是民间组织的音乐班子,主要使用鼓、锣、钹、旋、笙、箫、笛、管等八种乐器。故名八音会。
上党八音会的音乐构成要素一是宫廷音乐,而是庙堂音乐,三是戏曲音乐,四是民间小调。其艺术特色大致有三:一是吹打并重,文武相接;二是声情并茂,演奏肩背;三是艺术容量大,本体特色强。八音会高亢激越,热烈火爆,慷慨悲歌,大气磅礴。 传统曲牌有:《大十番》、《小十番》、《十样景》、《节节高》、《老花腔》、《五花寿》、《点点花》等。
八音会主要演出场地是古庙会、节日庆典、街头舞台坐场吹打、婚丧嫁娶演出等。八音会的吹打乐器主要为吹奏类的唢呐、笙、口噙子、亚腔;拉弹类的高音呼胡、中音呼胡、板胡、二胡、大提琴、扬琴、三弦等;打击类的老鼓、同鼓、扁鼓、手板、锣、梆子等。
上党八音会的艺术特色大体有三:一是吹打并重,文武相接。其乐器有文场、武场之别,文场为唢呐、丝竹,武场为梆、鼓、锣、镲。文场突出唢呐吹奏技巧,要求吹奏者不仅低倍、大、中、小唢呐和口咪都能运用自如,而且还要吹奏出喜、怒、哀、怨等不同的感情色彩;不仅能吹奏各类歌曲,而且能吹奏整本戏文;不仅能“文吹”,而且能“武吹”(如吹奏时口咬铡刀,刀的两端还要挂两大桶清水);不仅有独奏,而且有祖孙父兄等多人联袂吹奏;有没有几个好“吹家”,是衡量一个八音会团体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准。武场突出鼓、锣、镲,“鼓佬”(或称“掌鼓板的”)不仅负有指挥职责,掌握演奏的节奏情绪,而且击鼓花样迭出、令人心动才算高手;锣镲不仅要节奏有致、嘹亮利落,而且要上下翻动金光闪耀,乃至高潮处、忘情时,将手中锣镲抛向数米高空,随手接来,继续按节奏敲打,引得观众鼓掌喝彩。这种吹打轮番、文武和唱、互为激励、相呼相应、配合默契的演奏技巧,既给了观众以美好的艺术享受,又使演奏员得以稍息和调整。二是声情并茂,演奏兼备。八音会吹打乐给人以听觉与视觉双重美感,要求乐手不仅吹的悦耳,打得嘹亮,而且要随着乐曲情绪变化边吹奏边表演,随着戏文中人物唱段需要边演奏边走场子,并把生、旦、净、末、丑的形象和感情色彩淋漓尽致地演奏和表演出来。除了主要乐手要做重点表演外,对于配合的乐手,也要求做出相应的表演。三是艺术容量大,本体特色强。八音会有较强的兼容性,极善于融合和吸收各种音乐精华,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无论南乐北调、俗歌雅唱,但凡引入,稍事加工,转换调式、更换乐器,便觉合理合韵、自然天成。然而它无论引入和融合那种音乐,都始终把强化本体特色放在首位,“千变万变不得变味”是历代八音会恪守的铁的原则,它自身特有的“高亢激越、热烈火爆”、“慷慨悲歌,大气磅礴”的音乐特色和地方戏曲与民歌小调的音乐母体是任何时候也不得改变的。
上党八音会的传统曲目,仅从泽州县调查统计,现存80余首。其中民间器乐套曲31首:[大十番]所联接的曲牌有盘头、万花灯、武夜城、慢流、文夜城、七五三、柳春景、挂花灯、紧流、收江南;[小十番]所联接的曲牌有小盘头、青鼓下山、踏青、磨斧、招军、求医、闹端阳、下河南、小金枪、耍孩儿;[十样景]联接的曲牌有老八板、圪咂嘴、卖膏药、万年欢、西洋景、打雁、钉缸、秦腔秧歌、西火腔、赶卷。唢呐牌子曲30首:扬州傍妆台、迎仙客、朝天子、一枝花、清鼓、出字傍妆台、山坡羊、五福荣、风入松、水龙岭、大泣颜回、醉太平、五马、红绣鞋、董龙滚、跌落金钱、靠山红、戏牡丹、罗、红绣针、节节高、大开门、万年花、小开门、石榴花、铛铛鼓、八角鼓、采花。唢呐卡戏5腔:①上党梆子板腔(共有中四六、花腔、一串铃、四十八梆、四六板、垛板、三套板、葡萄架、大板等9腔);②上党梆子唱腔选段;③上党落子唱腔选段;④襄垣秧歌唱腔选段;⑤泽州秧歌唱腔选段。
八音会大致萌生于战国秦汉时期,脱胎于唐代乐舞和宋代队戏,形成发展与元明之际,成熟兴盛于明末清初。建国初期晋城所辖境内八音会组织较为普及,特别兴盛。“文革”时期几乎衰亡,80年代后,又复苏兴旺。近年来,上党八音会应国家文化部邀请进京在中南海和人民大会堂演出,获部奖;参加山西省国际锣鼓节,获金奖;赴太原为来晋视察的江泽民一行专场汇报演出,获好评;参加全国“群星奖”获金奖。
上党八音会这门古老的音乐艺术极其珍惜和宝贵,在中国音乐史上占一席之地的山西民间吹打乐,以忻州东部地区和上党地区最具代表性,而上党吹打乐有扎根于晋城的城区、泽州、高平、陵川、阳城、沁水六县(市,区),是中华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丰富和完善中国音乐史,有着积极的作用;发掘和抢救八音会,将使八音会有个一质的飞跃,有更广阔的演出市场,并形成文化产业,陶冶人民的情操,进而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
八音会深受晋城这一地区人民群众的喜爱,它根植于人民群众中,融入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曾对其他音乐艺术的发展和形成产生过一定的作用和影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八音会以民间组织为主,没有形成文化品牌,走向市场,也没有受过系统的艺术训练和提高,加之老艺人的退出,不少有艺术品价值的东西失传或流逝,后继无人,因此,急需抢救、保护、发扬、光大。近年来,被山西省列为首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今年晋城市把它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申报项目,报省审定,被确定为省里重点项目之一,得到了专家的肯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
大
中
小
】【
打印此页
】【
收藏此页
】
上一条: 暂时没有信息
下一条: 暂时没有信息
Copyright by 中国·晋城民航机场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晋城市城区白水东街2079号合为大厦17楼 电话:0356-2026639 邮箱: jcmhjc@163.com
晋ICP备19007625号-1
公网安备 14050002000706号
网站支持:
天狐网络
扫码关注